行業動態
2002年,國家制定了《室內空氣質量標準》,即GB/T18883-2002。規定冬季采暖標準為16~24℃,符合這個標準的室內溫度就是舒適的室內溫度。冬天,我國北方地區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溫低于5℃則開始供暖,供暖溫度按照18℃±2℃的標準執行。

冬季,如果室內溫度長時間過高,會影響人的體溫調節功能,引起體溫升高、血管舒張、脈搏加快、心率加速,導致人體精神疲乏、頭昏腦漲、思維遲鈍、記憶力差。同時,冬天室內外溫差較大,人體難以適應,容易患傷風感冒。

如果室內溫度過低,則會使人體代謝功能下降,脈搏、呼吸減慢,皮下血管收縮,皮膚過度緊張,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減弱,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。因此,科學家們把人對“冷耐受”的下限溫度和“熱耐受”的上限溫度,分別定為11℃和32℃。

綜合環境、建筑、末端等各種因素,室溫*過18℃以后,每增加1°C,能耗增加20%。 當供暖溫度*過22°C之后,室內空氣會異常干燥,并由此影響人體自身的體溫調節功能,造成體溫上升,血管擴張,心率加快,內分泌紊亂等;同時溫度過高也會提高家具、地板、石材等裝飾材料里面有毒有害氣體的揮發排放。
當室內溫度低于12℃時,80%坐著的人感到冷,活動著的人有20%以上感到冷,衛生學將12℃作為建筑熱環境的下限。數據證明,當環境溫度在18-25℃,相對濕度在40%-70%時,人體感覺*舒適。
為了度過一個舒適的冬天,保持室溫達到人體*舒適溫度,人們各盡其能,北方地區集體供暖不亦樂乎,南方家庭則選擇地暖等取暖方式。